学院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作为全国最早创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本科专业及第一批硕士点院校之一,积累了六十多年的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的丰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从事交通运输(水运管理)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

目前,交通运输学院下设交通运输系、物流管理系、国际航运系、交通工程系及实验实习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牵头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个硕士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与管理)。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2015年获批上海高校高原学科(I类)。现有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交通管理(国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交通管理(国航)、物流管理3个专业被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交通运输专业入选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通管理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联盟认证。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400余人、本科生近2200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82名。专职教授13人,学科内其他部门专职教授3人,外聘教授1人;博导16人,学科内其他部门博导2人;专职副教授30人。教师中已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占学院教师总数的97.6%,近20%的教师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境外工作三年以上。

学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重视企校合作。目前,已成功构建了涵盖港口集疏运道路系统实验室、交通工程检测实验室、交通监控与信息处理实验室、交通规划与仿真实验室、水陆交通设施与信息化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现代港口综合实验室、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控制实验室、学生机房等9个教学实验室。此外,学院还设有航运金融工程实验室、港口航运物流空间分析实验室、水运系统决策技术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与运筹实验室,劳氏船级社基金会交通与环境国际研究所、多模式交通运输系统实验室、水陆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工程与区域科学研究中心等8个科研实验室。在交通运输系统研究等关键领域收获了众多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院国际化建设起步早、成效显著。早在1983年就与亚太经社会合作培养航运研究生班,曾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目前,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开办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高校建立互换学者及学生的交流机制,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国交流交换人数位居全校前列。此外,我们教师承担了多个交通运输领域SCIE/SSCI源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及多个期刊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