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知史 明志笃行”交通运输学院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三全育人”工作(三)

今年暑假,交通运输学院积极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学校团委组织的主题为“学四史•守初心•践使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共有140多名学生积极报名参与。学生们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组队,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线下活动在生源地省市内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寻访家乡的红色纪念场所、拜访见证历史的前辈,用实际行动体悟党和国家发展的辉煌历程。学生们足迹遍布上海、天津、重庆、山西、贵州、宁夏、福建、黑龙江、云南、河南、甘肃等省市。

在参与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有90多名学生来自于学院多年传承下来的6支实践队。这6支实践队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今年的主题实践开展前进行了充足地准备,并结合自身的传统,紧靠实践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雨路实践队队员今年暑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进行参观学习,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羽爱童行实践队组织重庆生源的学生进行反哺支教,同时深入寻访学校解放前在重庆的办学历史和追寻周均时校长在重庆的历史足迹,用专业的考究还原那段重要的历史。E路同航实践队延续以往专业调研的路线,开展“航运人口述采访”活动,采访优秀“航运人”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贡献者,来进一步了解航运人奋斗的历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航运的历史发展,激发为航运强国奋斗的热情。行浪锋帆实践队队员连续一个多月在上钢街道雷锋驿站岗亭进行执勤,服务周边群众。同时参观上钢街道红润展厅,邀请志愿军代表、“两弹一星”建设者代表以及劳模代表开展座谈会。通过老一辈亲历者现身说法,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四史”教育课。云滇海燕实践队认真梳理建队以来的历程,结合教育扶贫和经济扶贫主题,对历年参与实践队的骨干和指导老师进行线上线下采访,追寻自己团队的初心。筑星实践队分两支分队进行社会实践,河南分队参观二七塔和红旗渠,上海分队则拜访儿童康健园和福利院等机构,把“四史”学习落到特教领域。

在学院党委、校团委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五年中交通运输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市级奖项19项、校级奖项101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多年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

1、把握政治方向,传承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交通运输学院历来非常重视实践育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学院每年都会对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专门讨论,围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并定期进行跟踪和督促,保证实践育人的工作成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把实践内涵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青年。2011年7月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与上钢社区(街道)党工委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每年暑假选拔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组成行浪锋帆实践队,前往雷锋驿站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志愿服务,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云滇海燕、雨路、羽爱童行实践队在进行支教的过程都会寻访当地的红色纪念场所,拜访当地红色人物,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在支教课程中加入红色篇章,在山区儿童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2、传承团队精神,促成知行合一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育人成效,实际上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累积,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使育人形成一个逐步上升逐步整合的过程,让学生从了解到触动再到思考与行动,交通运输学院特别注重暑期实践工作的长效性,积极打造团队品牌,培养长期自我传承的团队,达到长效育人的效果。行浪锋帆实践队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连续十年在上钢社区的雷锋驿站开展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共有200多名学生参与,雷锋驿站也因此成为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基地。云滇海燕实践队2012年组队,目前也已经走过了九年的历程,团队一直致力于云南山区的智力扶贫和经济扶贫,用自己所学陪伴山区的留守儿童,用所筹集到的物资和所学专业知识支援山区的经济发展。实践队自组队以来共募集到近70万元资金和物资捐赠给了支教所在地,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其他四支团队建队历史都超过了5年,并继续向前发展。这些队伍都有非常强的团队精神,队员之间感情融洽,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机制,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激发了情感、形成了信念、做到了知行合一。

3、形成内外合力,开门办好思政

资源是开展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学院开门办思政,引入校内外非常多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校外的社会资源,也包括了校内其他部门的资源,为社会实践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近几年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的单位和机构非常多,有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鹤壁商会、明珠小学、上海中学东校、上海华龄涉老产业发展中心、民建上海海事大学支部、上海上钢街道和南汇新城镇等单位,或捐资捐物,或提供场地和指导,使得各个实践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学校的老师也加入到了实践队伍当中,有商船学院、法学院、文理学院等其他学院的老师积极参与,也有学院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大力支持。学院陈扬老师连续两年带队开展暑期实践,两年都获得上海市“知行杯“一等奖。作为暑期实践主体的学生团队也由多个学院学生组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或自己出资、或进行众筹、或拉赞助,不仅获得了活动的物资,更是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能力。学院合力开展好暑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4、创新实践模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青年学生将来是否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关键还是看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是否有创造力。交通运输学院在落实实践育人工作的同时,非常强调创新的作用,不断鼓励学生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模式、内容和成果等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羽爱童行实践队是一支主要由贫困生组成的支教队,一改以往支教队的支教模式,秉承反哺的理念,回到队员自己的家乡进行支教,用实际行动回报自己的家乡。行浪锋帆实践队每年都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2+1”到“网格化”,再到“互联网+志愿服务”,实现了雷锋驿站志愿服务项目的长青。云滇海燕实践队、E路同航实践队把实践成果充分利用起来,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学院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结合实际,重点培育有专业特色的团队项目,这个特色不局限于支教等常规的项目,也不局限日常的社会服务项目,更多的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所学,把专业知识应用到的社会服务和行业调研中,为将来能把理想写在大地上打下基础。E路同航团队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航运物流的专业调研,把握时代脉搏,充分结合专业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国情、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自己的学习领域,通过调研、撰写研究报告等培养研究能力。该团队目前已经成为学院的明星团队,也是今年学院航运人口述采访的核心团队。云滇海燕实践队每到一个地方支教都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当地的政府部门。其他实践团队,或在支教课程,或在经济扶贫,或在社会服务方面都融入了航运物流的专业特色内容,丰富了实践内涵,锻炼自身能力。

交通运输学院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做好学院顶层设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完善具体的工作方案,适时督促和总结,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运作体系。真理源于实践,交通运输学院将进一步开展实践育人的探索,在育人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推动学生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感悟真知,形成正确理想信念,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雨路实践队队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羽爱童行实践队指导老师赵睿带队寻访学校重庆办学历史、拜访100年岁的糜宏桢老校友

E路同航实践队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拜访上港集团总裁严俊

行浪锋帆实践队队员参观上钢街道红润展厅、聆听革命老前辈的故事

云滇海燕实践队采访2015年指导老师徐晓毅

筑星实践队队员拜访松江社会福利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