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011年7月,我任职资产管理处处长,时间长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正遇上学校由民生路校区整体搬迁至临港新校区,本人有幸参与了如此重大项目的筹划、筹建、建设及搬迁工作的整个过程。为留住记忆,我想讲述2005年至2009年期间,有关新校建设与学校搬迁过程中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一些事情,以志纪念。
图一 2003年12月教职工喜闻学校整体搬迁临港新城
当年资产管理处承担着学校甲方的整个资源管理职责,其中包括:资产管理、房产管理、后勤管理、产业管理、后勤设备采购、房屋和后勤设备维修等重大事项的管理。在新校建设和搬迁期间,既肩负着新校资源分配的艰巨任务,又承担着老校资产维护的重任。当时,资产处五位处长(一正四副),李德祥副处长(分管后勤)、刘伟副处长(分管产业)、李员根(分管基建,新校建设期间在新校办工作)及沈方副处长(分管资产与房产),我主持全处工作。
图二 2004年11月新校奠基暨动工仪式
一、后勤管理机制改革
资产处管理职责中包括有:对后勤管理具有规划、计划和监督的职责。新校于2004年开始启动建设,如何定位后勤管理模式是我处必须考虑的课题,期间,我与后勤服务中心冯晨曦总经理多次商议和探讨,在2005年正式向学校申请管理决策类科研立题,着手新校区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研究。课题在肖宝家副校长大力支持下,资产处与后勤服务中心领导积极对各大院校的新校区展开调研,实地考察,多方取经,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我校新校区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具体方案,即:校园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医疗服务、车队服务等服务职能部门,应建立起以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为主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后勤工作的稳定性,以确保服务为本落到实处的部门管理职责。其余班车服务、物资采购、建筑维修等职能部门,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学校后勤服务中心有权参与招投标项目。
图三 2007年3月冯晨曦留影
为了将课题转化为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的实施方案,我处与后勤服务中心冯晨曦总经理共同对每个服务项目都制定了严格的和具体的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监督标准等详细规定,用制度约束甲乙双方,确保用最合理的价格做到最好的服务质量。
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实施方案向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务会分别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批准。根据批准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方案,甲乙方分头予以实施。由于措施得当,标准具体,价格合理,服务规范,每项检查落实到位,自2007年迎接第一批新生入住临港新校区始,学校后勤工作整体平稳过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赞誉。
图四 2005年3月新校苗圃实验基地放线
图五 2005年2005年4月新校苗圃基地植树
“宜未雨而绸缪”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二、配套商品房的配售
上海海事大学整体搬迁至临港,市政府对此有一配套工程及政策。即,给上海海事大学十万平方米的平价商品房,按每平方三千元的均价出售给教师,用于新老教师住房困难,以及解决教师上班单程70公里而带来的困境,以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各方面管理的正常运行和平稳过度。
配套商品房项目工程由上海绿地集团承接。在洽谈中,建设方为取得经济利益最大化,控制成本,与我们之间各持立场,矛盾不言而喻。为保证房屋的优质,让广大教师住上称心合意的住房,我处在肖宝家副校长的带领下,无数次地与绿地集团交涉,商谈工程方案,提出不同类型房源及套数,房型朝向及施工材料等等建议,并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及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提出多项改善及改良之策。设计方案几经周折和修改,最后选定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开始启动工程施工。在建设期间,我们多次与新校建设办公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视察施工质量,监督施工方必须完全按质按量操作,确保工程进度按时完成。
图六 2007年3月海事小区建设中
2005年资产处开始拟定《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校区平价配套商品房配售方案》,房屋总套数共1138套,留存100套房源用于引进人才后期配售。1038套大小不同的房源以职称、级别不同排列选购。由于配售方案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必须工作做细,在人事部门大力协助下,认真核查每位老师的个人职称及工作年限,并做到广而告知且有透明度,发放房型房源图纸,反复解释、组织老师实地看房等,最后配售方案提交教代会审议,2006年4月教代会讨论通过。
2006年11月,全体教职工在民生校区报告厅正式挑选临港新房,签订购房合同和服务期协议,支付预售房款。2007年7月新房验收通过,售房老师欣喜地领到了自家新房钥匙。
自此,临港老师公寓终于在皆大欢喜中告一段落,而这一成果的得来只有置身于整个过程中人才知其中的辛酸苦辣,是大家默默努力工作才有了今天的平稳,我要为这些辛劳的同仁们点赞。
图七 2007年5月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视察建设中的新校区
三、浩大的搬迁工程
2007年秋季,我们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入住临港新校区,部分教工正式在新校区开展工作,2008年起,学校将在校历届学生和教工逐步搬往新校区。为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工作不受到影响,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必须及时与教学进度同步推进。从2007年初始,资产处开始筹划整体搬迁的工程计划,公开招投标方式,提出各类搬运车辆、装卸安全及服务标准,并要求搬运公司三年内保持运输价格不变,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沈方副处长全权负责整个搬迁工作,工程量之大、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
图八 2007年3月沈方留影
2007年暑期,开启了对所有需要搬至新校区的部门,统筹安排搬迁日程,为方便搬迁时各类物品的整理,我处采购了大量的纸箱,提供给各部门和教工们打包使用,所有打好包的纸箱都由专业搬运公司从老校办公室搬到新校指定的办公室或实验室,确保所有物品完好到位,整个搬运过程由各部门派工作人员跟随监督。
2008年到2009年,两年间用车辆500多辆次,整个搬迁工作陆续不断,一直到2014年才全部完成,总共搬运用车量约1000辆次,而在如此大规模的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物品丢失事件,也实属不容易。一场巨大的搬迁工程,凝聚着全校教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搬迁工程才有条不紊地圆满完成。
几年来资产处在肖副校长的亲临指挥下,承担了无数的大工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且在这五年里积极推进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涉,成功实现公交车配套项目(2007年开设龙港快线和车站设置);大型农工商超市建设项目(2008年营业);制定各二级部门用房标准和管理办法;二级部门水电费标准与管理办法;以及校园内商铺的招商工作,课桌椅和办公桌椅等家具的招标与配置,新校实验室和办公室的二次装修与改造项目,老旧设备报废与清查等生活后勤工作。事无巨细,涉及学生和教职工的事情件件都是大事,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图九 2007年3月赵伟建留影
在这我也最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五年来,我处李德祥副处长,这位临近退休的老同志,从2005年下半年起天天奋战在新校第一线,最初住在铁皮房子里,之后住进临时工棚,到最后才住上了后勤教工宿舍。但是,环境仍不如人意,蚊虫叮咬,风吹日晒,千辛万苦,一心扑在新校建设与搬迁工作上,为的就是圆满完成这一巨大的艰难的工程项目,体现了一位老党员的优秀品质和能打硬仗的能力。沈方副处长、刘伟副处长、王键科长(房产科)、苑金申科长(后勤管理科)、徐杰科长(资产管理科),以及全体同仁的群策群力,且又能打硬仗的一支团队,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你们竭尽全力地完成了各自的所有工作,为学校、为教职工、为学生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我要为你们鼓掌。
图十 2007年3月李德祥留影
图十一 校园一景2008年1月
撰稿:赵伟建
照片:朱雄、韩宝威、武亦文
2019年6月13日定稿
2019年7月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