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典礼:牢记大学精神 永站C位

作者: 
人民网

“我学好了中文”“大学里做了很多以前没时间去做的事情”“我想做巴基斯坦的马云”“还想再约一次吃鸡游戏,拍一次纪念毕业的抖音视频”……在上海海事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上,大屏幕滚动播放着毕业生们朝气蓬勃的视频。今年,上海海事大学共有1578名研究生、4395名本科生完成学业,其中73名研究生、205名本科生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心中有方,考试不慌。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在考试这么重要场合想到我!”校长黄有方在毕业典礼的致辞,逗乐了全场的学生,他自己却非常认真、严肃地跟同学们分享了三点:第一坚持可以让平淡变为奇迹,第二情怀能够让人生彰显境界,第三拼搏可以让自己赢得尊重。“在未来的人生中,要牢记大学精神,永站‘C位’!”他时不时的幽默,引发了现场阵阵欢呼。

 

毕业生故事——这四年的收获

1、杜文康(交通运输学院留学生)

“我一直以来都有个梦想,想在巴基斯坦成为中国马云一样的人物,”来自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学院留学生杜文康,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作“阿杜”,在华努力留学的5年,把热爱学习的阿杜变成了一个中国通,他独自一个人走过了中国30多个城市,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对中国的许多城市如数家珍。他和记者说到有哪些城市适合养老,哪些城市适合创业,哪些城市适合买房。“跟阿杜交流,如果不看脸根本听不出来他是外国人”一位同学如是说到。本科毕业后,他还会继续在上海读硕士,通过在上海海事大学的4年专业物流知识学习,他深刻的意识到:“巴基斯坦的物流运输行业相对不是很成熟,现在我也在和巴基斯坦的公司交流,要把中国好的物流经验,比如菜鸟物流,京东物流和云仓模式等也带到我们的巴基斯坦,为中巴”一带一路“的深入建设打好物流基础”

不仅要把中国学到的“本事”带回巴基斯坦,阿杜还在和海洋大学的同学郑顺文一起创业,在海事大学做了一个“好舍友智能投递柜”的项目来解决校园外卖的物流配送问题,“我觉得:我们的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便利在校师生和更好的管理校园,通过对我们的众包物流和配送终端相结合的方式,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配送效率从而满足在校师生的点餐需求。但我们发现,现有的人工配送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想到创新“

阿杜说,他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让他感受到、学习到许多很实用的知识,作为感恩回馈,他将来也要为中国和巴基斯坦做点事情,“比如说,通过我的绵薄之力,促进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走出校园,我想让自己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专业人才。”阿杜说,自己非常幸运能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全球经济政策的时期,来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留学,这里将成为他今后人生的新起点。”

“作为来中国的留学生,我觉得很幸福,申请到了奖学金,还有热情的中国同学”阿杜说,如果大学四年有什么遗憾,那么一定是可以把中文学得更好。

2、田绍杰(交通运输学院毕业生)

作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来自交通运输学院的毕业生田绍杰4年拿到各类奖学金8.8万元,“奖学金可能对我来说是人生追求上的意外,我更享受大学这四年的过程。”

有一次他做马拉松比赛志愿者,任务是给过了终点的选手发奖牌。有个女孩到终点的时候,虽然已经超时了,他还是把奖牌发给了那个女孩,那个女孩开心地扑向他,抱着他痛哭流涕。那天他突然明白,“终点,有的人早点到,有的人会晚点到,但是到达的时间并不重要,更多的是去享受过程。” 毕业以后,他选择了保研继续在学校念书,“我挺想走学术路线的,我先试试下一步能不能适应研究生生活。”

3、路易斯(交通运输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留学生)

交通运输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留学生路易斯(Louis)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上海海事大学校足球队队员,还在市区足球俱乐部、临港地区的多所中小学担任足球教练。曾是加纳国家足球队“国教”的路易斯,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专业课学习,每个周末都在市区与临港之间奔波,做各种兼职。

除了教足球,英语标准、中文流利的路易斯,也兼职做中国孩子的英语口语老师,他还把欢快的非洲手鼓带到了中国,在课外时间教中国孩子学手鼓,了解异域文化,打开孩子心灵的世界之窗。 他告诉记者,申请了留校读研,想多多在中国体验,毕业后希望能留在中国做一名足球教练,为中国的足球发展献一份力。“中国足球,一定要从娃娃开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到中国的孩子,能像我们国家的孩子那样,每天踢着足球快乐长大。”路易斯说,他愿意作为一名民间的文化使者,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递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

 

(节选自人民网-上海频道2018年07月06日文章《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典礼:牢记大学精神 永站C位》,责编:陈晨、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