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年校史 铸魂育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三全育人”工作(七)

百十年校史 铸魂育人——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三全育人”工作(七)

上海海事大学建校111年,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人和事,积累了丰富的校史文化资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史文化。交通运输学院非常重视挖掘学校校史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多种育人途径,把学生化育成传承海大精神、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一、固化工作程序,形成长效机制

上海海事大学一百多年的校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一个缩影,校史文化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内涵丰富。交通运输学院特别重视校史育人工作,理顺了工作程序,制定了《交通运输学院文化育人工作规程》,强调开展校史校训的学习,加强爱校荣校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价值引领是校史育人的核心功能,学院在开展校史育人的各类活动中突显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学院每年新生入学第一周必定组织参观校史馆,接受校史教育。每年还会邀请学校关工委的老师与学院青年师生进行交流,结合时代背景畅谈学校发展的光辉历程,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激励青年师生树立伟大的理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学院组织王学锋教授、赵刚教授、刘伟教授与青年师生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重要精神,共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座谈会,谈学校历史,谈改革开放,生动发地诠释了什么是时代精神。2019年4月11日学院邀请原上海海运学院党委书记王恩田、原上海海运学院院长沈康辰、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宏彪、原上海海运学院副院长李杰仁和袁锦洪、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川国等老领导开展了主题为“航运梦 海大路——畅谈海大历程”的交流活动,就办学历史、改革历程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用有高度、有深度的“海大路”故事,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所有人。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行动能力

校史育人的目标是传承海大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交通运输学院特别注重在育人过程中育人对象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提升行动能力。学院把校友返校接待、校庆服务、暑期实践等活动载体当作学生锻炼的平台,通过海大人的亲身实践感悟学校校史文化精神,锻炼个人能力。学院暑期实践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或把海大历史文化融入支教课程,或对海大校友进行采访调研,或进行校史寻访,让学生在实践过程接受校史教育,同时传播校史文化。2019年学校110周年校庆时,学院组织了100多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从校外接应到校内引导,再到讲解介绍,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0年暑假,正逢“四史”学习活动,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社会实践队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睿老师带队,将校史和“四史”学习相结合,利用在重庆支教之余,开展了我校抗战期间在重庆办学的寻访活动。为完成好本次寻访工作,实践队翻阅了大量民国报刊资料来了解这段办学背景和学校情况,并通过在重庆的队员先行对唐家沱、溉澜溪进行了实地的考察。经过为期七天的寻访,实践队找到了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在唐家沱、段家公馆、黄氏家祠、溉澜溪、国立交通大学(黄桷坪校区)的办学遗址。实践队在寻访之余拜访了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42级轮机系校友百岁老人糜宏桢,还参观了老校长、红岩烈士周均时故居和白公馆被关押的牢房、红岩魂11·27大屠杀纪念碑,拜谒了老校长周均时墓和王伯群墓。这次暑期寻访是一次深刻的爱校荣校的教育活动,是一次怀念前辈、勉励自己、展望未来的校史育人实践活动。

三、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传承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校史育人的对象也发生变化,学院的校史育人也在不断创新。学院专门建立了网上院史馆,梳理出学院的发展历史,收集了很多老海大人关于学校记忆的文字和视频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放在学院网站供青年师生学习和观看,保证校史文化的传播。学院前任党委书记赵伟建专门撰写文字和录制视频,回顾了当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成为校史育人的重要资料,并制作成“朗读者”活动视频,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学院现任党委书记冯晨曦在百十校庆到来之际参与学生会朗读者的录制,向青年师生介绍了学校月牙湖、百缘亭、太湖石的来历,揭秘了沉寂的历史;还撰文“逐梦最美新校”,向师生们讲述了新校建设拓荒者的艰苦创业的故事,深深感染了青年师生。

通过规范教育、线上线下传播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了学生们自觉成为海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欲知其道,必先为史。交通运输学院注重校史文化中育人元素的挖掘,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校史育人,已经形成潜移默化的育人场域,不断传承海大特有的精神文化,为学校的长久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学院书记冯晨曦向学院青年老师详细介绍上海海事大学改革开放4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