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目标1:充分联系集装箱业务运作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化与集装箱码头运营关联关系的能力,强化学生了解港口业务运作信息化水平发展趋势的能力。
课程目标2:掌握集装箱港口业务运作衔接各个环节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集装箱码头业务问题与设计相应方案的能力,加强解决日后在工作和再学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素养。
课程目标3:应用集装箱业务相关知识评价信息化技术对港口发展产生影响,培养学生理解港口信息化应用的能力。
 
 
         针对中国集装箱码头管理遇到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港口在联系实际情况采取的对应解决方法。通过对我国集装箱码头产业运作信息化发展的途径认知我国集装箱码头信息化取得的伟大成就。
 
 
         课程教学实施的主要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任务描述——主要说明本任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要求;
第二步:知识链接——主要讲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步:教师演示——教师演示任务内容的设计(或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法;
第四步:模仿训练——学生依据教师讲授的相关知识和任务内容设计(或实施)的具体方法独立进行模仿练习;
第五步:强化训练——学生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独立进行强化训练;
第六步:评价总结——教师依据方案设计(或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对学生强化训练的结果进行点评,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
 
 
         1.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进箱作业
实验内容: 外集卡将集装箱从库场送进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堆场。从安排计划出发,安排堆存位置,安排门机设施;在道口进行审核,外集卡获取单证后入场;在指定位置完成作业。
实验要求:了解进箱计划的过程,熟悉计划软件的操作方式与对应的业务环节及衔接关系。
2.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装船作业
实验内容:从设计装船计划出发,安排船上堆存位置,选择对应的桥吊;在堆场安排门机对集装箱吊装,选择合适线路运输到桥吊下,经过审核后在指定位置完成作业。
实验要求:了解装船计划的过程,熟悉计划软件的操作方式与对应的业务环节及衔接关系。
3.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卸船作业
实验内容:从设计卸船计划出发,安排堆场堆存位置,选择对应的桥吊与门机;在码头安排岸桥对集装箱吊装,选择合适线路运输到指定堆场,经过审核后在指定位置完成作业。
实验要求:了解装船计划的过程,熟悉计划软件的操作方式与对应的业务环节及衔接关系。
4.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提箱作业
实验内容:外集卡根据单证获取集装箱堆存位置信息,码头根据要求安排计划,相应门机在指定区域等待外集卡到达,审核后将集装箱放置在外集卡上。外集卡在码头道口进行审核,选择放行。
实验要求:了解装船计划的过程,熟悉计划软件的操作方式与对应的业务环节及衔接关系。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50%,满分为100分。具体安排如下:
1.过程性考核:《港口管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项目,包括集装箱码头单项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集装箱码头进出口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集装箱码头综合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
2.终结性考核:《港口管理》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考核,包括集装箱码头综合作业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